欢迎上门实地考察!地铁1号罗宝线岗厦站B出口     注册 国旅简介 资质证明 付款账号 企业微信 收藏本站
  • 深圳国旅旅行社
当前位置:首页 >

晋阳古城

发布:2014-03-29浏览量:1027
景点详情

晋阳,太原故城,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(前497),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79),最早见于《左传》鲁定公十三年“秋,赵鞅入于晋阳以叛”。历史上晋阳城军政地位特殊,曾作为赵国初都、汉晋干城、东魏霸府、北齐别都、盛唐北京而享誉江河南北。在民族发展史中,晋阳城是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流、融合的纽带和舞台,也是各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谋求发展的和睦家园。如今,这座淹没于绿野村庄之下的家园城市,其遗址别样的沧桑姿容依然迸发着瑰丽色彩。

古城

董安于筑晋阳城

晋阳城所在的太原盆地四面环山,中间低平,汾河贯中而过,土地肥沃,人口集中,经济发达,是理想的城建之所。其北缘有一大型湖泊,方圆20余里,名叫“晋泽”。还有晋水(晋祠之水)与汾水交汇,晋阳城就位于这个交汇处。

古城一角

晋定公十二年(公元前500年),赵简子命家臣董安于(时任晋阳宰)、尹铎主持,当地头人王成为总管,开始修筑晋阳城,至定公十五年(公元前497年)竣工,历时三年。城周长4里,青石砌基,夹版夯土筑墙,墙内加荻、蒿、楚(类似芦苇、野草、荆条之类植物),使其坚固。墙基厚丈余,高4丈。城四周各开一门,青铜龙饰城门。城四周开挖壕沟,犹如一道护城屏障。城内有宫室、家庙、粮库等。宫室建筑的柱子均为铜铸(见《史记·赵世家》《战国策·赵策》)。晋阳城墙体内为什么要加荻、蒿、楚之类的植物?宫室柱子为什么要铜铸?一方面是为了坚固,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备战。当时晋国规定,卿大夫不允许拥有武器,否则,要犯灭族之罪。但为了防备不测,赵简子和他的家臣就想出了上述办法,一旦有人攻打晋阳,楚等荆条之类植物,可以做箭杆,铜柱溶化后可以做箭头。晋阳城先后在董安于、尹铎多年苦心经营下,变成了赵氏稳固的根据地。

古城遗迹

晋阳城修筑后,在三家分晋前的40多年中,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。第yi次是城建成后的当年,赵简子命邯郸大夫赵午将他征伐卫国时,卫国进贡晋国的500名奴隶由邯郸迁往晋阳,赵午答应,但很快又反悔,被赵简子捕到晋阳杀害。赵午之子赵稷伙同他的舅父中行氏(寅)及中行氏的姻亲范氏(吉射)发兵围攻赵简子在国都“绛”(即“新田”,今山西侯马市)的官邸,赵简子被迫北走晋阳。于是晋卿魏、韩、知氏三家联兵抗拒范、中行氏,复请赵简子回“绛”执政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记载这个事件时说:“孔子闻赵简子不请晋君而执邯郸午保晋阳,故书《春秋》曰:‘赵鞅以晋阳畔(叛)”。后来把这个记载作为晋阳城创建年代的依据。

晋阳一景

晋阳第二次之战,发生在晋出公二十二年(公元前453年)。这时赵简子已不在世,其次子赵襄子列为卿,晋国由知伯执政。据《战国策·赵策》记载,知伯向韩、魏两家各要“万家之邑”地,两家如数给了他。又派人向赵襄子要蔺、皋狼之地(均在今山西离石境内),襄子不给。于是知伯勾结韩康子、魏桓子攻打晋阳。知伯攻城三月不下,又从晋祠悬瓮山下开渠(今知伯渠),引晋水(一说汾水或汾、晋二水)灌晋阳,“城不浸者三版”。就是说,水淹城墙只留下上面的三版了,城墙也不倒塌,可见晋阳城的坚固。知伯攻打晋阳三年也没攻破,但也使得“城中巢居而处,悬釜而饮,财食将尽,士卒病羸”。这时,赵襄子有些动摇,“欲以城下”,问他的谋士张孟谈该如何办?张孟谈说:“臣闻之,亡不能存,危不能安”,他愿去见韩、魏,说服他们倒戈。于是张孟谈潜行出城,游说韩、魏,申明“唇亡齿寒”的历史教训。韩、魏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,同意反戈,共灭知氏。按照约定,先杀了知伯守堤的士卒,毁堤决水反灌知伯军营地,造成知军大乱,韩、魏军从两翼包抄夹击,大败知伯军。知氏从此而亡,韩、赵、魏三家尽分其地。

注意事项 1、带个小药包。 外出旅游要带上一些常用药,因为旅行难免会碰上一些意外情况,如果随身带上个小药包,做到有备无患。
2、尊重当地的习俗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。俗话说:"入乡随俗"。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,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,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。
3、注意卫生与健康。 旅游在外,品尝当地名菜、名点,无疑是一种"饮食文化"的享受,但一定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,切忌暴饮暴食。
4、警惕上当受骗。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小部分偷、诈、抢的坏人,因此,"萍水相逢"时,切忌轻易深交,勿泄"机密",以防上当受骗造成自己经济、财物上的损失。
温馨提示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参考,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!酒店、景点、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!
上一篇:黎城黄崖洞 下一篇:太山龙泉寺


专业旅游顾问
— 为您量身定制行程 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