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村郭峪
郭峪村自古以来经济繁荣,文风鼎盛,由唐至清,村内考取功名者多达八十余人,民间有“金谷十里长,才子出郭峪”的美誉。特别是明清两朝,包括陈氏家族在内,这个小村一共产生了十五位进士、十八位举人,也出现过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世家和担任侍郎等职的官宦人家。 明崇祯十一年,也就是陈氏家族修建“斗筑居”五年之后,为抵御流寇侵扰,郭峪村几家大姓家族联合修建郭峪城,是年正月十七开工,同年十月竣工,城墙高12米,城周1400米,城内面积近18万平方米,开设东、北、西城门三座,水门一座。郭峪城的城墙上,开凿有三层六百余眼窑洞,居住与防守功能兼而有之,郭峪城墙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“蜂窝城墙”。
郭峪城至今仍保留着“老狮院”、“小狮院”、“陈氏十二宅”、 古村郭峪正门、“王家十三院”等明代民居40院1100间,从数量上优于皇城村,而且,对城墙的维修也先行一步,但旅游开发却落在了后面,直到今年才陆续修缮开发出豫楼、汤王庙、戏台等古建筑,于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。
相对于皇城一家村,多姓氏杂居的郭峪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要大得多,皇城村民可以统一迁出相府,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将名贵的明代家俱捐献出来,而郭峪村却无法做到这些,在重修西城墙的过程中,仅仅因为一户村民不愿搬迁,这段城墙被迫在他屋后拐了弯。
针对这种情况,郭峪村仅对豫楼、地道、汤王庙三个景点进行了封闭,而村民们将像他们的先辈一样继续居住在明代民居中,他们所要做的,就是每天清扫好自家的院落,在一如既往地保持过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,方便管理单位接待远方的游客。半封闭的状态虽然给管理带来了困难,但这种充满生活气息,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人文景观其实更富有特色。
爬山虽然是一项很好的健身活动,但并非人人适宜。在准备爬山前最好先检查一下身体,如果患有心脏病,最好不要爬山。因为爬山体力消耗较大,血液循环加快,加重心脏负荷,容易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。如果实在想爬山,一定要与人同行,找一些坡度不大的山慢慢爬,中途最好多休息几次,并带上预防冠心病突发的急救药。另外患有癫痫、眩晕症、高血压、肺气肿的病人,也不宜爬山。
2.注意多喝水
早晨是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候,也是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高峰时段。爬山前哪怕是不渴也要喝一杯水,既可稀释血液,又可减轻运动时的缺水。爬山时也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,最好是含有适当糖分及电解质的饮料,可以减轻疲劳感,尽快恢复体力。
3.注意循序渐进
爬山前应做些简单的热身活动,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,逐渐加大强度,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。爬山的高度和时间应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平时活动情况而定。坡度不宜过大,时间不宜过长,速度不宜过快,以身体没有不良反应、无明显气喘为度。如果感觉疲劳,或者有心慌、胸闷、出虚汗等,应立即停止运动,就地休息。
4.注意防止摔倒
腿脚不太灵便,爬山时最好拄一根拐棍,并注意身体前倾。
5.注意不要迷路
爬山应选择那些人比较多的线路,避开悬崖峭壁和布满荆棘的小路,不要钻那些没人走的山林。上山时间不要太早,下山时间不要太晚,最好带上通讯工具如手机,万一发生意外,便于同外界联系。
6.注意科学休息
爬山中途休息应长短结合,短多长少。短休息控制在10分钟以内,以站着休息为主。长时间休息可在20分钟以内,但不要马上坐下,应站一会儿再坐下休息。休息时,可以自己或相互按摩一下腿、肩、颈等部位的肌肉。
7.扭伤切忌局部按摩
在爬山中发生急性扭伤时,切忌局部按摩或热敷,最好冷敷20~30分钟,能起到消肿和止痛作用。